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平臺 > 技術交流
一、控制無塵車間內空氣中的微污染源
1、 外部污染源:
a、 大氣塵的濃度:大氣塵是潔凈室要直接處理的對象,在潔凈技術中,常用的是≥0.5μm的微粒數量為準的計數濃度,一般情況下在規劃無塵室的時候有潔凈等級的要求,嚴格按照指定要求來設計和實施都能達到要求的潔凈程度。
b、 大氣菌的濃度:大氣塵屬于無生命微粒的污染,而大氣菌是屬于有生命微粒的污染。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體、細菌、菌類、原生蟲類。和無塵車間有關的一般主要是細菌和菌類。但是細菌通常不能單獨生存,一般是附著在塵粒上面,所以一群帶菌微粒通過過濾器時,細菌的過濾效率和大氣塵微粒的效率一樣。
2、 內部污染源
a、 發塵量:無塵車間內的發塵量,來自設備的可考慮通過局部排風排除,不流入無塵車間內;產品、材料等在搬運過程中的發塵量與人體發塵量相比,一般較小。由于目前無塵車間內裝飾采用較好的金屬壁板,來自建筑物表面的發塵量也很少,一般占10%以下,發塵量主要來自于人員,占90%左右。
二、控制凈化的微污染源
正壓無塵車間是國內目前為止保證食品加工環境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本身不具備殺菌功能,并且只能通過控制塵埃的方式降低微生物的含量。
1、 無塵車間的人員管理,在無塵車間內污染源90%來自于作業人員,若能使作業人員依照無塵車間管理辦法去實施管理,則污染源產生大概可減少打扮。
2、 進入無塵車間的員工,必須要具備有達成高潔凈度標準,并要維持最佳狀態的觀念。
3、 員工進入無塵車間數目以維持最小限度為原則,并且按照無塵車間進出標準流程進出無塵車間。
4、 對無塵車間的空調系統及通風系統內安裝動態殺菌裝置。
三、控制人員的微污染源
1、 控制無塵車間內人員自身的新陳代謝直接有效的方式為:在進入無塵車間之前換無塵鞋、無塵服等,衣帽穿戴整齊,頭發不能披露在衣帽外面。禁止涂口紅、化妝、噴香水、涂指甲油、佩戴任何飾品、手表等。
2、 生產過程中接觸成品的操作必須戴上一次性手套,手套要完整、無破損、不透水,當手被污染后必須重新洗手消毒。